投身革命矢志追求真理 浴血疆场献出宝贵生命

    中华燕氏网 2017-11-6 7:44:02 临汾晚报


    燕廷标,字荫堂,1902年出生于洪洞(原赵城县)孙堡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1923年参加“山西学联”,开始从事革命活动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是洪洞县早期的党员之一,牺牲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解放后,他的名字镌刻在洪洞县大槐树景区烈士纪念碑前列。

燕廷标 槐乡大地走出的黄埔名将

临汾晚报记者 王隰斌

 生于槐乡一孔窑洞

    盛夏7月下旬,橙色高温预警让人感到浑身不爽,但走进孙堡村南燕廷标的故居,那丝丝凉意,让人感到冬暖夏凉的惬意。

    五孔土窑洞,两边的两孔有些破损,中间的三孔门脸带有民国建筑风格。从中间走进,看到是两居室的布局,东边保持着100余年前的原样,原木支撑,让人有了安全感,而中间的则是一砖到底的砖拱窑,西边的窑顶是用砖圈的,下半部分仍然是原土支撑。家中收拾得干净整洁,给人以温馨。院落里种有葡萄、西红柿,郁郁葱葱,让故居充满生机,故居与院南的砖混结构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

   “这是燕廷标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回到家后,对土窑洞进行了改造。”他的孙辈,今年74岁的燕保善老人如此述说。而燕廷标的外孙女赵君莲对此纠正,外祖母王香花在世时经常告诉母亲燕秀珍,那是外祖父给他的父亲燕正华寄回的1400大洋,曾外祖精打细算,亲手改造了土窑洞。由于资金不足,只改造了中间的三孔,东西两边的就没有改造。当时,东西两边的窑洞也不闲着,听外祖母说,里边居住着从山东逃荒来到孙堡的于家和另一家穷苦人家。

 兄弟三人英年早逝

     燕廷标兄弟三人,他排行第三。燕正华生养了长子燕廷英、次子燕廷杰和他。

    “大爷爷廷英在28岁那年,因急病去世,爷爷廷杰在33岁那年也离开人世。”燕保善介绍,曾祖父燕正华强忍内心的悲痛,白发人送黑发人。听奶奶说,两位爷爷出殡时,都是他的儿媳妇们领着孙儿,凄惨的场面让人不忍直视。但曾祖父心里还期盼着他的三儿子燕廷标。

    “1962年,曾任山西省委书记兼省长的王世英专程来到孙堡村看望三奶奶。”燕保善说,这也是父辈传给他们的。王世英陪同三奶奶王香花一同到陕西寻找三爷爷的尸骨末果。

    赵君莲回忆,母亲燕秀珍是曾外祖父燕正华的至亲,她出嫁后经常到南伏牛村看望母亲。1945年母亲生育了一个男婴,曾外祖知道后去看望母亲,当他得知哥哥夭折,返回孙堡村没有几天也辞世了。他期盼的三儿子燕廷标早在31岁那年就将年轻的生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,而他临终也没有见到自己的三儿子燕廷标。

    赵君莲提供的烈士证这样记载:燕廷标,男,生于1902年,洪洞赵城孙堡村人,红25军营长,1926年参加革命,1933年在陕北战斗中牺牲。《赵城人物荟萃》一书详细记载了燕廷标的人生轨迹,虽然与有关证件有出入,但他的后人还倾向于书中的说法,那毕竟是他的妻子王香花与女儿燕秀珍的记忆。

 热血青年追求理想

    燕廷标自幼聪明好学,热心社会活动。1917年,14岁的他上了赵城高小,由于刻苦读书,成绩优秀,深得师生赞赏。1921年7月,他高小毕业后不久,考入了山西的公费学校——太原国民师范,同时考入该校的还有邻村的席树声、赵城城北烧瓦窑村的曹云挺、赵城河西安定村的纪秀川、洪洞杜戍村的王世英。太原国民师范是所半工半读的学校,既可以读书,又可以接触社会,燕廷标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。这时的太原已处在大革命的前夜,五四运动兴起、新文化运动的启迪,激励着这群进步青年。众多宣传马克思主义、共产主义运动的进步书籍在他们中间悄悄传阅,使他们感到新鲜,长期思考的一些社会问题在这些书籍中找到了答案。全新的思想启蒙,在国民师范校园内形成了一股进步力量。他和纪秀川等同学创办的进步刊物《子中月刊》,在校园中传播。

    一个漆黑的夜晚,反动警察来到太原国民师范,准备逮捕燕廷标、纪秀川、王世英等人,情况十分紧急,多亏学校一位李先生提前通报消息,他们才连夜逃走。在李先生的帮助下,通过其在火车站工作的一位亲戚,冒着严寒趁夜爬上一列火车,一行九人绕道石家庄去了河南。其余8人是赵尔陆、曹汝谦、周庆祺、张学仁、乔自达、席树声、刘煜祖、王世英。

 投笔从戎立志报国

    燕廷标、赵尔陆、曹汝谦、周庆祺、张学仁、乔自达、席树声、刘煜祖、王世英9人辗转数日到了河南开封,参加了胡景翼的部队。胡景翼是冯玉祥将军的部下,部队中有不少共产党员。在共产党人的影响下,他们的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,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

    1925年上半年,燕廷标、乔自达、王世英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,从此他们把自己与党的事业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。不久胡景翼因病去逝,部队情况发生变化,反动势力的代表岳维竣成了部队主官。燕廷标一行18人于1925年4月28日晚,悄然离开学兵队,乘着南下的火车,经郑州、汉口到了广州。

 黄埔求学家乡播种

    “为了却外祖母王香花和母亲燕秀珍的心愿,我和外甥一起去了趟广州,专程到黄埔军校寻找外祖父的行踪。”赵君莲回忆,在黄埔军校的一本画册上她看到了外祖父的名字,知道他是黄埔第四期经理科学生。当时一本书要价800元,她摸摸口袋,心中犹豫不决,最后还是狠了心,离开了黄埔军校。

    走出学校好远,赵君莲向外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,外甥说,那咱返回把那本书买下,看到返程很远,她选择了放弃。随着互联网普及,现在可以在网上打开“黄埔军校”网页,从网上就能看到燕廷标的相关信息,“籍贯山西赵城人,黄埔军校经理科大队学员,与步兵、炮兵等科学员不同,他们不是入伍生。”该科学员在入学前必须接受过军事教育,年龄也有所放宽,要求在30岁以下。该科教授输送兵站及司务长所需学识,意欲培养后勤军需官。 

    到广州后,燕廷标考入第四期经理科,同行的数人一同考人黄埔四期其他科。1925年8月,国民党左派廖仲恺在广州被刺杀,严重挫伤了国共合作,陈炯明趁机重新占领东江地区。国民政府遂决定第二次东征。同年10月,他们这期黄埔生奉命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战斗,攻打惠州城。当时热浪滚滚,晚上蚊虫死命地叮咬着露宿的战士,但他们毫不在乎。第一次参加战斗,又激动又兴奋,燕廷标和王世英互相鼓励,战斗打响后,一定要冲锋在前,为洪赵人争光。战斗进行了两天一夜,等城头轰开缺口时,他们冲在了最前面。

 苦难母女相依为命

    燕廷标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很少顾家,这一年,结发妻子宋氏在生第二个女孩时因病去逝,大女儿燕秀珍仅6岁,只好暂时由爷爷、奶奶照顾。

    看着刚出生、嗷嗷待哺的孩子,燕正华与燕廷标商量后,只好将小女儿寄养到一户人家,取名燕才女。待女儿稍大一点后,燕正华不忍心爷孙长期分离,在众乡绅的帮助下,给那户人家100大洋,才将燕廷标的二女儿领回家。

    二女儿回到生疏的燕家,死活不呆,无奈的燕正华最后还是把燕廷标的二女儿送回奶娘家。他的二女儿长大成人后,嫁到了南秦村。“小姨长大懂事后与母亲相处得很好,她80多岁时辞别人世。”赵君莲告诉记者。

    结发妻子生二女儿不幸去世,大女儿燕秀珍需要人照顾,不得已,燕廷标又续娶了赵城农家女王香花。而王香花则将燕秀珍视同己生,珍爱有加。 

 风筝断线不忘初心

    1926年11月,北伐军攻打武汉,北伐战争取得了很大胜利。国民革命军急需军事骨干人才,黄埔第四期学员提前毕业,燕廷标被派往西安杨虎成部任营长,归属西安警备司令部。当时杨虎成任陕西省主席、南汉宸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。

    燕廷标任营长以后,由于国内形势变化快,军务繁忙,再也没有回过家。1931年春,王世英来到西安,找到燕廷标,此后幼女燕秀珍随继母王香花来到西安。经燕廷标等人与各方努力,王世英当了副营长。当时,燕廷标、王世英,另有黄埔二期的扬松竹(当时为该营连长)3个党员因找不到党组织,像断了线的风筝,心中十分苦恼。

    3人经过商量,决定直接与党中央联系,于是,王世英先去了上海,1931年10月,王世英在上海与中央军委取得联系,汇报了情况,至此他们才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。

 善良妻子终身不渝

    1937年王香花从西安回到家后,生了一个男婴,只活了二十来天就夭折了。六七年过去了,王香花没见到夫君,倔强的她只身一人去了西安。通过燕廷标一个可靠的朋友,听说他在八路军中做军事教官,她才放心返程。

    这位纯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从西安回来以后,就等啊等啊,一直等到全国解放,头发等白了,也没等到丈夫燕廷标的踪影。直到接到县民政局颁发的烈士证,才知道丈夫燕廷标早已离她而去。

    1985年夏天,75岁的王香花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途。按照当地的习俗,夫妻要合葬,因找不到丈夫燕廷标的尸骨,她的养子(燕廷标的亲侄子)燕建通用早已准备好的木质车轴雕刻了一个父亲燕廷标的牌位,女儿燕秀珍为父亲燕廷标做了一身棉衣棉裤放在一口空棺内,同他的两位夫人合葬在一起。

    从古至今,当地有一个说法,车子去的地方多,车轴木刻的牌位灵验,亡者的灵魂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找回来。逝者可以团聚,生者得以慰藉。

 


分享按钮